发布时间:2018-09-28
胃肠道疾病:饮食清淡,劳逸结合
这个时节,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。因此,有胃肠道疾病的中老年人,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、调节。
坚持定时定量进餐,饮食清淡、冷暖适宜,宜吃养胃的食物如小米、山药、薏苡仁等,切忌暴饮暴食,忌辛辣刺激及烟酒;注意保暖,特别注意腹部保暖;劳逸结合,避免过度劳累;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消极低落情绪。
慢性支气管炎:起居有常,防燥防感冒
“金秋之时,燥气当令”,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伤肺之阴津,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症状容易加重。
在气候转凉时,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,感冒后及时就医,以免引发旧疾;平时应少吃或忌食生冷、过咸、辛辣、油腻及烟、酒等刺激之品,减少或避免对呼吸道的刺激;多吃止咳、平喘的食品,如梨、白果、百合等增强免疫力;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,增强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。
关节炎:注意保暖,爱护关节
这时气温下降幅度较大,加上中老年人的膝关节老化,局部的抗寒能力差,如果居住环境又潮湿,很容易患上“老寒腿”。
居住的环境要避免阴冷、潮湿;室内应保持干燥、温暖,床不要摆放在通风口处;耐寒能力差的中老年人,冬季应特别注意脚部、腿部和膝部的保暖,平时可穿护膝保暖,坚持每天晚上热水泡脚;体育锻炼避免活动过多、过量而损害关节。
心脑血管疾病:常测血压,备急救药
有脑血管疾病的老人,当受到寒冷刺激后,血压升高,脑血管负荷加重,再加上“秋燥”常引起体内缺水,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,易引发脑出血或使脑血栓形成,所以此类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。
严格监测血压,保持血压平稳。冠心病患者家中常备一些急救药;注意合理膳食,控制热能和体重,减少脂肪摄入,多吃芹菜、萝卜、香菇等蔬菜;保持情绪稳定,切忌急躁、激动或闷闷不乐。
糖尿病:控制饮食,适量运动
秋天冷空气刺激,加上一些胰岛素抵抗的因素增加,易使血糖升高,并易产生多种慢性并发症。
中老年人应科学、合理饮食,定时定量,注意控制糖和脂肪摄入量,少吃油炸食品,控制总热量摄入;在饮食中注意增加膳食纤维的量,多吃蔬菜、麦麸及整谷,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;饭后注意运动,控制体重;放松心情,保持良好心态。
——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!